加载中...
当代中国到底需怎样的文化?
当代中国到底需怎样的文化?
3669
65
观点评论
当代中国到底需怎样的文化?

来源:西南大学

“当代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我们的时代》一书的副标题,同时,也是一句铿锵有力的发问。

近日阅读了《我们的时代》一书,这是一本三位学者言论的集合著作,这三人分别是社会学家黄平教授、经济学家姚洋教授和批评家韩毓海教授。他们三位都是各自所从事的领域中的优秀学者,此书记录了三位学者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的思考,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研讨。此书分为十二个章节,其中有对历史的理性回顾,也有对现在的中国社会如何“和谐”发展的问题的总体思考;有从经济发展角度对社会发展问题进行的分析,也有从文化方面对社会思想建设做出的评论;有对国内发展的典型剖析,也有放眼全球的国际视野......总之,小到对一本优秀作品的讨论,大到对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探讨,《我们的时代》一书从各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当代社会现状,也从几位学者的观点看法中对“我们的时代”产生了自己的思考。

我们这个时代,追求“和谐社会”,就需要一种能将社会凝聚起来的文化。

那到底什么才叫“和谐社会”呢?从三位学者的观点中我了解到,和谐发展的社会,绝不仅仅表现在GDP总值高低、贫富差距缩小的问题上,这与社会的和谐是没有正相关的关系的。和谐的社会,追求的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文明的和谐等等。

在当代社会,北上广的发展可谓是飞速的,在教育、医疗、科技等等各个方面都极大超越了内地一些地区,但这些地区的发展真的“和谐”吗?试想,当一个人想要释放压力的时候,他的首选一定不会是这些大都市,而是会选择回归到能与自然共处的山水中去。我们不否认,在大都市里也有人是有真正的生活的,他们从物质到精神上都能享受自己的生活,但那样的人却还是极少数。我们所看到更多的人,其实处在一个“挣扎”的状态。这就是不和谐。

再反观内地一些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城市,虽然在物质上与大都市有着差距,但这种差距却不是绝对的:每个人对物质的追求程度是不同的,同样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安居乐业即是追求。人们的生活压力不大,物质需求容易达到,在这样的城市里,人们更能够与生活达成一种“平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和谐社会是“以不齐为齐”的社会,是一个多样化的社会。

我们都知道,以一个故事为例,如果这个故事中牵扯进来的人物角色越多,故事的细节也就会变得越多,故事内部产生的关系也更多,故事本身也会变得越发复杂,但同时,这个故事也变得丰富和立体起来。而如何有条不紊地讲述这个故事就成为一个难题。这个道理用到有关社会的问题上也是同样。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多元,需要差异,也需要创造性,这样的社会才会有足够的活力去进行运转,正是这些不同之处产生的碰撞,才是我们社会前行发展的动力。而社会要多元化发展,也需要一个方向,不能任由各个要素随便伸枝生长,那样的社会只会是混乱无章的。韩毓海教授也在书中说道:“‘和谐社会’首先是个鼓励创新,承认多元价值,尊重价值平等的社会,而不是说有一个科学的结论在那里,唯一的规律在那里,按照这个规律去干就行了。”如何让社会朝着“和谐” 的方向发展,正是靠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文化:一种能够凝聚社会的文化。

而在当代中国,这样的文化似乎是缺失的。

谈及我们的当代文化,我们可以从文学、影视两个方面来看。韩毓海教授在书中谈到,“文学与两个东西有关:一个是创造力,一个是判断力。合起来就是指把原创性的东西用形象、有力、准确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型塑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我们的当代文学中,第一缺乏热烈的原创性,第二缺乏精美的‘型塑能力’。”对于“原创性”这一点问题,我对电视剧领域对这一点的缺失也有一定的感受。我们都可以看到,最近热播的一些电视剧,很多要么是根据一些很火的小说进行改编的,要么就是把以前的或者其他国家的经典剧本拿出来进行翻拍。当然,仅仅从电视剧领域来说整个问题肯定是有以偏概全的嫌疑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当代文艺事业在这个环节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再说到电影业也是同样,为什么某些美国好莱坞大片上映电影院就爆满,而一些国产电影却常常少人问津?在我看来,书中提到的市场化问题肯定是存在的,但值得思考的是,难道美国的电影就不存在以市场为主导的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美国的电影业,从DC到漫威,我们能看到情怀,但为市场服务的导向也是不可忽视的。

说到这里,又回到那个问题,我们还未建立起能将社会凝聚起来的文化。其实我们也在努力构建,但是却在原创性和判断性这两个方面打了折扣,这就造成了这个矛盾的局面。我们在构建文化的过程中出了差错。

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我们看以前的的文学,鲁迅先生一定是一位真正的作家,他的创作才是真正在构建我们的文化。他的作品,从文学性到社会性,都是没有缺少的。书中也说到,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不仅仅是因为他读了那么多中国书外国书,而是由于他对于中国的关怀,在于他拥有从中国出发去创造一个崭新世界的能力。而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似乎就缺少这样的关怀和能力。当代的文化,有极具个性的“个人主义者”,却是以“私人的逻辑”,更多的往往是从商业化、利益化角度出发的,这样的文学,造成的就是“毫无差异的大众意识”。

而这种“大众意识”的形成,与外来文化也有关系。我想再谈谈我对外来文化的看法。作为年轻人,我对外来文化感受最深的即是韩流文化。韩流文化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2000年以来在中国的影响逐渐加大。从“大长今”到“都教授”,从“韩国泡菜”到“啤酒炸鸡”,各种明星艺人在中国也拥有了强大的粉丝团,各种韩国元素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电视剧制作以及艺人水平等方面,韩国的优势的确是很明显的。1998年,韩国还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口号,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韩国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养。这样的文化,对于韩国社会无疑是产生了凝集作用的。而再反观中国,正如黄平教授所说:“历史上我们有老子孔子孟子,有儒家道家法家,一直走到弱肉强食的年代,我们被列强搞得四分五裂,丧权辱国也好,割地赔款也好,文化上还是有东西的,是世界几大文明的类型之一、世界文明的重要一支。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商业化,大家都变成商人只知道赚钱,这当然可以大大地推动经济,但至少活着的文化地多样性少了,充其量只在博物馆里看看,说我们过去也有很多值得骄傲的东西,也曾经辉煌过,那问题可就大了。”

的确,单单从我的角度来看,就从女孩儿们对穿衣风格的讨论上都能看出点问题来。韩系风格的时尚前卫,日系风格的慵懒可爱,欧美风格的简单大胆,可能每个女孩对于这些风格的穿搭都能说个八九不离十,大街上也总是能看到穿着这些风格衣服的女孩。但是,那么多的风格,中式风格又是什么呢?属于我们中国女孩的穿搭风格又是什么样的呢?或许你会说是汉服、是旗袍,但那真的还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风格吗?再说到这些有中国风格的服饰,汉服是我们的传统服饰,而韩国也有韩服,日本有浴衣,在重大节日,他们的国人都会穿着这些传统服饰参加活动庆典以示重视。而在中国,似乎并没有这样一个节日可以让我们的国人穿着我们自己的传统服饰集中在一起进行庆祝。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当代文化确实有所缺失了。

我们文化的特色似乎还停留在历史中。韩毓海教授这样说道:“你没有点文化自主性、政治自主性,说白了,你就没有一个东西将这样13亿人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就会对内缺乏一个自我认同,对外也缺乏一个形象、缺乏别人的认同。”

当代中国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当代中国需要的是能将社会凝聚起来的文化,这个构建这种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过程。

 

相关推荐链接

推荐 20 篇〔新闻中心

宪法宣传周丨一起学宪法
宪法宣传周丨一起学宪法
三孩政策下育龄妇女生育意愿调查研究
新征程上中国青年的范儿
新征程上中国青年的范儿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一起学习国家安全知识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一起学习国家安全知识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
习近平: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国风创意视频丨信心,从这里来
国风创意视频丨信心,从这里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110警察节,我在你身边
110警察节,我在你身边
中共二十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简历
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江西崇义:巧用农业文化遗产助推乡村振兴
江西崇义:巧用农业文化遗产助推乡村振兴
微视频丨共产党人的幸福
微视频丨共产党人的幸福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 习近平主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 习近平主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宣片《CPC》
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宣片《CPC》
中国有最值得期许的未来!
中国有最值得期许的未来!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正式开始对外接待服务
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正式开始对外接待服务
我们这十年丨中国速度
我们这十年丨中国速度
欢迎关注中国大学生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