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古建筑如何识归处?
古建筑如何识归处?
15665
91
文化看点
古建筑如何识归处?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

破旧的古建筑被拆了,古城里的人们住进了新城。城还是“古城”,但一砖一瓦都是新的。游客们都知道,古城古镇是仿建的,却依然兴致勃勃。

摇摇欲坠的古建筑是城市的历史名片,光彩夺目的仿古建筑是城市的会客大厅。古建筑在拆与不拆之间彷徨,仿古建筑在建与不建之中徘徊。

古城兴废事

每当人们细数中国的著名古城时,大同、聊城、洛阳、漳州这些城市总是不会缺席。这些古城见证了无数朝代的更迭,就算每个朝代残留的只有一砖一瓦,也足够砌成一处古建筑了。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大规模拆除古建筑的行为在一座座千年古城里蔓延。

漳州古城曾有“九街十三巷、三庵、二院、一株榕树不见天”之说。这里的历史街区到现在还保留着骑楼、竹竿厝、闽大厝等具有闽南建筑特色的传统民居。

从漳州主干道走进解放路,沿着墙体斑驳的老房子,似乎可以望见文川里曾经的豪宅大院,庭院深深。文川里正好处于漳州城的腹中位置,这里曾经是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区域内街巷纵横,四通八达,被称为“漳州版的三坊七巷”。但2013年,随着芗城区政府一份拆迁公告的到来,“住建局把地皮划给开发商,除了部分紧急申保的古建筑,其他古建筑都被无情地推倒了”,老家在漳州古城的何静远回忆道。

和漳州古城一样,历史悠久的聊城,曾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在聊城市古城区内,历史名胜古迹有2700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有470多处。可是,如果今天再登上聊城古城区中心的光岳楼,目光所及皆是仿古建筑,也不知有多少真正的聊城古迹随着岁月的流淌而消失了。

聊城人俊星说:“古城的居民已经全部外迁,古城里很多小时候熟悉的街巷也已经没有了。我现在只希望东关和北关不要被破坏,也希望聊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牌子早点被摘掉,它已经名不符实了。”

而外人不知道的是,改造前的聊城老城早已如明珠蒙垢。古城中的红砖瓦房多是上世纪50至70年代建的,由于多年失修,已经岌岌可危,加之老城区内排水系统的不完善,“一到夏季的雨天,古城里就不能进人,空气里还弥漫着一股腥臭味。”秦艾(化名)从小在聊城古城区旁边的东关街长大,在她的记忆里,小时候的古城区一片破烂,古城周边家家户户都堆着高高的水泥袋子,为的是挡住门前的积水。

未改造前的洛阳老城,面临着比聊城更加窘迫的状况。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洛阳老城区面积4.7平方公里,却居住着14万人口。水暖电设施条件恶劣的古城里,人们“取暖靠烧蜂窝煤,做饭靠扛煤气罐”,生活极为不便。

“留下了古建筑,让外地人前来凭吊古迹,却让本地人住在像贫民窟一样的地方,这样真的好吗?”秦艾反问道。

仿古建筑的是与非

据《2018年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研究报告》显示,44.9%的游客选择游览民族、古镇风情。

乌镇打着“游千年水乡乌镇西栅,看中国最后枕水人家”的广告语,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造访乌镇,到2018年,乌镇的游客量已经达到915.03 万人次,从旅游经济发展上来看,乌镇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古镇。

乌镇因着“茅盾”故里和水乡情怀而闻名天下,人们渴望在炊烟袅袅,灯影摇曳的乌镇感受古老的韵味,但其实,吸引着海量游客前来参观的乌镇古城,是由仿古建筑组成的。铺着石板的过道,木质的门,私人经营的小客栈,都出自现代工艺。

很多人都认为旅游开发前的乌镇古朴清幽,其实不然,开发前的乌镇,东栅和西栅两个主要景区破败凄凉,只有零星的几户老人家,一些破败普通的民房和一条臭水沟。

画家陈丹青曾拜访过改造之前的乌镇,他说:“那种没落颓败,的确是好极了,可是全镇完全被世界遗忘,像一个炊烟缭绕、鸡鸣水流的地狱。”

2015年,陈丹青复游乌镇后,在采访中感慨:“我只能说,它让我想起无数别的古镇完蛋了,没了。江南江北多少古镇本该像乌镇这样死一回,再活过来,活得像如今一样。”在陈丹青眼中,再造精品仿古建筑,似乎比全盘保留古建筑,却任由其慢慢风化的方式更加可行。

然而,在乌镇仿古建筑建设的成功典范背后,也存在着大量被游客厌倦的仿古建筑,四川成都市成华区的仿古特色街区龙潭水乡就是其中之一。龙潭水乡特色小镇建设完成后,于2013年4月12日到4月14日开业试营业,短短三天就吸引了超过13万的游客,彼时门庭若市的龙潭水乡被誉为成都的“清明上河图”。

而仅仅过了三年,龙潭水乡往日的繁华就烟消云散,大街上门可罗雀,整个古镇成为了一座空城。如今,龙潭水乡特色小镇里商铺大门紧锁,街区内满是遗留下的大排档空摊位,本该浮于水面的乌篷船散落在路边,古戏台上已经许久没有传出锣鼓声。“忽如一夜春风来,古城古镇万户开!青砖黛瓦皆仿古,千篇一律人难来!”有网友把仿古建筑的尴尬处境编成了段子。

和德致信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曾在《文旅热的冷思考》一文中提道:“龙潭水乡给人的观感,就是欠缺精神灵魂和文化深度的土豪式模仿秀。”大江南北还有很多像龙潭水乡这样的旅游小镇,空有一副好看的皮囊,却没有悠久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

用建筑定格历史

2010年,聊城古城内“除了光岳楼、海源阁等文物建筑外,其他古建筑基本全部被推倒了,在古城中居住了大半辈子的居民几乎都搬迁到位于古城西南方的望湖安置小区。”聊城人俊星感慨:“对一个从小在老城区长大的人来说,老杂院里小朋友的喧嚣、大榕树上的蝉鸣,只能永远留在回忆当中了吧。”

一座座破旧的古建筑被毫不留情地推倒,顺带带走了古城里人们的回忆,但是仍有人在为拯救古建筑的工作做贡献。西安碑林区繁华闹市中的一个小巷深处,有一所140多岁的晚清老宅,曾经居住着李氏一家,然而经过一百多年的沧桑变迁,老宅墙壁脱落,门窗破败不堪。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节目组联系著名设计师仲松对老宅进行改造,让这处已经是风中秉烛的老宅涅槃重生。承载着一个家族历史的老宅融合了现代化元素,得以焕发新的光彩,也满足了主人渴望在老宅安度晚年的愿望。

同样是在2010年,洛阳老城以东南隅、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为主体进行改造,拆除了由于老城区内成为“危房”的老宅。但与聊城不同的是,洛阳老城的古建筑不单单只是被推倒,在随后的七年里,洛阳在老城的东南隅整合出了一个新的景观——洛邑古城。洛邑古城以文峰塔为中心,保留了古城墙、县衙、粮仓、石刻、文庙、老电影院等多种古建筑,将要串联起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诸多文物,这里成了一个被现代人尽情发挥复古想象力的地方。

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曾说:“建筑的目标在创造完美,也就是创造最完美的效益,但更有力的说法是:建筑留存下来因为它是艺术,因为它超越实用。”保留古建筑除了能留下旧时光的情怀,也对古代艺术审美与建筑技术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俊星以光岳楼为例阐述了古建筑保留对建筑技术传承的价值,他说:“光岳楼建于1374年,采用传统的卯榫木结构。考虑到古代阁楼建造技术几近失传,我觉得这样的古建筑保留是很有价值的。”

“我们反对的是拆真古董,为了商业开发或其他某种需要而建假古董。但对于濒临灭亡的古建筑,与其让其灭失,则可以考虑以复建的方式传承。”对于古建筑的拆与建,安徽省农委曾在《古建筑的拆与建之辩》中如此提道。

 

相关推荐链接

推荐 20 篇〔文化专栏

欢迎关注中国大学生网官方微信公众号